• 首页
  • 介绍的玩法与规则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介绍的玩法与规则 > 新闻动态 > 美智库推演台海冲突:美军弹药库存面临“生死线”,中制造成关键

    美智库推演台海冲突:美军弹药库存面临“生死线”,中制造成关键

    发布日期:2025-10-12 14:06    点击次数:175

    近年来,美国一些智库频繁提出“中美开战”的论调,而五角大楼始终没有真正理解一个令其头疼的数字:那就是中国远程导弹的战略储备量只能支撑约三周的高强度战争。这意味着,中国的远程导弹库存将在三周内被美军的先进导弹防御系统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失去有效反击美军的能力,从而为美军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资源,彻底摧毁中国的军事力量。

    根据美军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近的模拟,在一场高强度战争中,美军的JASSM系列空射导弹、LRASM反舰导弹等关键弹药将在战斗的第一周内就被消耗殆尽。原因在于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争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为未来中日冲突埋下了复杂的隐患。

    美军的现代作战体系高度依赖精确制导武器,特别是在与中国的对抗中。面对中国火箭军的“航母杀手”东风-21D、055型驱逐舰的舰载导弹和歼-16战机的立体打击,美军的火力必须分散,以应对多个威胁。CSIS的报告指出,如果美军每天发射300至500枚导弹,库存的5000枚导弹将在10至15天内被消耗殆尽。

    展开剩余66%

    更为严峻的是,美军的军工生产能力远远跟不上导弹消耗的速度。例如,JASSM导弹的年产量仅为200枚,即便增加到500枚,也需要多年才能补充库存。相对而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耗费同等数量的导弹都用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而中美对抗的规模和强度远超俄乌冲突。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弹药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除了“物资荒”,中国还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短缺,甚至我国国防制造业的深层困境也逐渐显现。锑作为重要的弹药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占全球90%的份额,而中国在稀土、电子元件等供应链上的脆弱性也让人忧虑。美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频繁出问题,陆军部长曾公开表示,恢复“标枪”导弹的库存可能需要一年半以上,而“毒刺”导弹则已经停产,无法快速补充。

    此外,2025年伊朗与以色列的短暂对抗就已让美军的萨德拦截弹全球战略储量减少了25%,而年产量仅为40枚。这样来看,美军正面临“打得起但补不起”的困境,甚至在高强度战争中,已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意识到导弹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军已开始转向低成本、模块化的导弹策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的通用多任务载具(CMMT)巡航导弹,每枚仅需15万美元,且可通过更换导引头和战斗部适应不同任务,计划年产2500枚。同时,“灰鲭鲨”高超音速导弹和JASSM-XR型导弹的加速部署,旨在通过“量变”来对冲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然而,这些新武器在实战中的效能尚未得到充分检验,而中国在激光武器和高超音速技术上的突破,可能进一步压缩美军的防御空间。

    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依然在于工业基础。中国具备在战时迅速提升产能的能力,而美国则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来重建生产线。更为关键的是地理上的劣势:美军必须跨越太平洋运输补给,而中国军队则可以依靠本土的保障体系,持续向前线投送弹药。兰德公司专家布拉德利·马丁也曾警告:“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成本选择,实际上已经成为战略危机。”

    通过CSIS的最新军事推演,不仅可以看到大国军事实力的较量,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大国竞争的本质: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各国供应链的韧性、工业动员能力和经济底蕴的全面比拼。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介绍的玩法与规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